植物炭黑的原料选择与炭化工艺优化是提高植物炭黑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以下是相关研究分析:
一、原料选择
木材类:杉木屑、松木屑等是常见原料。硬木如橡木和桦木也较为适宜,因其木质组分更多,炭黑产量更高。木材类原料制备的植物炭黑性能较为稳定,适用于多种工业领域。
坚果壳类:如红松籽壳、核桃壳、椰子壳等。以红松籽壳为原料可制备出高碳含量的植物炭黑。核桃壳具有产量高、固定碳含量高和灰分含量低的特点,是制备植物炭黑的优质原料。
农作物秸秆及稻壳类:稻壳、秸秆等农林副产物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以稻壳为原料制备的炭黑可用于橡胶制品,能改善橡胶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
藻类:如绿藻,通过特定的水解、炭化和热解工艺,可制备出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植物炭黑,其碳含量可达约90%,且富含微孔,在一些对比表面积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中有潜在优势。
二、炭化工艺优化
温度控制:不同原料适宜的炭化温度不同。以红松籽壳为原料时,适宜的炭化温度约为490℃。核桃壳炭化的适宜最终温度则在324.7℃左右。一般来说,较高温度可促使木质素等更多地转化为炭黑,但温度过高可能导致产物过度氧化等问题,需根据原料和产品需求确定合适温度。
升温速率:核桃壳炭化过程中,升温速率对其热解综合特性指数有影响,约10℃/min的升温速率时,热解综合特性指数达到峰值,此时炭化反应较为剧烈,可据此优化升温过程。
保温时间:保温时间会影响炭化程度。红松籽壳基植物炭黑制备时,炭化时间50min为宜。坚果壳炭化时,在650℃下碳化1.5小时,再经过后续降温碳化处理,可得到性能较好的活性炭。
活化处理:可采用化学活化法,如磷酸活化法。在红松籽壳基植物炭黑制备中,磷酸浓度42%、液固比4:1mL/g、活化时间 60min时效果较好。活化能增加植物炭黑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提高其吸附性能等。
气氛控制:炭化过程通常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可防止炭黑过度氧化和燃烧,保持炭黑的纯度和质量,有助于提高植物炭黑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来源于:河南品曼食品有限公司 http://www.hnpms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