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品曼食品有限公司
河南品曼食品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8538188868
公司动态

纳米级植物炭黑制备:超细研磨技术如何提升着色力

发表时间:2025-07-17

纳米级植物炭黑的着色力与其粒径大小、分散性及表面特性密切相关,而超细研磨技术通过精准调控这些关键因素,显著提升其着色性能,具体作用机制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粒径细化:通过减小颗粒尺寸增强光吸收效率

植物炭黑的着色力本质上源于其对可见光的强吸收能力,而这种能力与颗粒粒径呈显著负相关。超细研磨技术(如气流研磨、球磨、高压均质等)通过机械力(冲击力、剪切力)将微米级植物炭黑颗粒破碎至纳米级(通常10-100nm),带来两方面的着色优势:

纳米级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幅增加(可达数百平方米/克),与光的接触面积显著扩大,能更高效地吸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减少光的反射和透射,从而增强着色深度,例如,相同质量下,纳米级植物炭黑对塑料、涂料的着色强度可比微米级提升30%以上。

超细颗粒的粒径接近可见光波长(400-700nm)时,会因量子尺寸效应增强光的散射能力,使着色体系呈现更均匀的黑度,避免微米级颗粒因粒径分布不均导致的“灰雾感”或局部色深差异。

二、分散性优化:减少团聚以实现均匀着色

植物炭黑颗粒表面因存在大量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易通过范德华力或氢键发生团聚,形成微米级甚至更大的二次聚集体。这些聚集体会导致着色时出现“色斑”或“条纹”,降低着色均匀性。超细研磨技术在破碎颗粒的同时,通过以下方式改善分散性:

研磨过程中的高频机械力可打破原有的团聚结构,使纳米颗粒以单分散或小聚集体(20-50nm)形式存在。例如,气流研磨中高速气流(超音速)带动颗粒相互碰撞,既能破碎大颗粒,又能剥离团聚体表面的吸附层,提升分散稳定性。

部分研磨工艺(如湿法研磨)可配合分散剂(如聚羧酸盐)使用,研磨产生的机械力促使分散剂分子更均匀地吸附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空间位阻或静电斥力,阻止颗粒重新团聚,确保其在应用体系(如油墨、食品着色剂基质)中稳定分散,从而实现全体系的均匀着色。

三、表面活性调控:增强与基质的相互作用

超细研磨不仅改变颗粒的物理形态,还会通过机械力化学效应调控植物炭黑的表面特性,间接提升着色力:

研磨过程中的剪切、挤压作用会使颗粒表面产生大量缺陷和不饱和键,这些活性位点可与着色基质(如食品中的蛋白质、涂料中的树脂)形成更强的相互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使炭黑更牢固地附着在基质中,减少迁移或沉降,确保着色效果的持久性。

表面缺陷的存在还会改变炭黑的光反射特性,使更多光线被捕获而非反射,进一步增强黑度,例如,经球磨处理的纳米植物炭黑,其表面粗糙度增加,光线在颗粒表面发生多次散射后被吸收,相较于光滑表面的微米级炭黑,着色后的视觉黑度更显著。

超细研磨技术通过将植物炭黑细化至纳米级、优化分散性、调控表面活性,从光吸收效率、着色均匀性和基质结合力三个维度协同提升着色力,使其在食品、化工、材料等领域的着色应用中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本文来源于:河南品曼食品有限公司 http://www.hnpmsp.com/

 


推荐产品